农桑之事,天下根本。
春天播种,秋天收获。辛苦也甜美。
次日一早,天还没有亮。陈田夫妇并五个孩子就起来了。
一家人吃饱了饭,便推拉着工具出门了。
主要的工具是禾戽,用来为水稻脱粒。其余还有镰刀等物。
一家七个人很快来到了田间,先摆放好了禾戽,然后手持镰刀弯下腰,一茬茬的割着水稻。
先割一批,进行脱粒。再割下一批。劳作让全家老少汗如雨下,十分辛苦,却也乐在其中。
昨日里,陈田便知道今年粮食是大丰收。但到了今日收割,才知道粮食比自己预估的还多,不由的喜笑颜开。
他们家田亩多,壮劳力却只有两口人。一日是割不完水稻的。花了五六天时间,才把水稻割完,初步脱粒。
捆绑了水稻杆子,先行晾干,之后做引火用。
至于稻谷,先得进一步脱粒。然后再晒干,这才好储藏。因为今年丰收,超过陈田的想象。
因此他家里头的粮仓小了,储藏不下这么多的稻谷,却也是幸福的烦恼。
这日上午,阳光很好。
陈田与妻章氏,趁着太阳好。正用席子为垫,晾晒谷子。五个孩子在旁边帮忙,之后还得留下,驱赶鸟类。以免被一些蠢鸟吃了。
陈田一边干活,一边对章氏说道:“大将军仁德,免了冀州百姓田税。为我们节省了好大一笔粮食,今年又是大丰收。粮仓装不下。我打算等晾晒好了,就用牛车拉去城中贩卖。只是我听说今年整个冀州都是大丰收。恐怕粮食价格不会太好。”
“说的是。丰年粮食价格低贱。夫君先不急着卖,先打探打探。如果粮价还可以,夫君就卖了。实在低贱,就扩建粮仓,储藏起来。等明年或后年再卖。”章氏看着金灿灿的稻谷,叹了一口气道。
“嗯。”陈田点了点头。
夫妇二人把稻谷铺平,留下孩子们驱赶鸟类。他们回去家中,拉了一辆板车,打算去田间收取水稻杆子。
有人在背后叫住了他们。
“兄长、嫂子。官府派来了官吏,让亭长负责收购百姓手中的粮食。价格取的是这五年来,冀州水稻价格的平均,极为厚道。”
夫妻二人回头看去,正是同村的李耕。